2018年12月5日星期三

海班明


(1829-1911)


若比喻戴德生進入中國內地開拓,如同發掘既深又從未有人進去的礦洞,海班明就是那個拉住繩索的人。海班明是十九世紀末英國教會中著名的非神職人員之一。他在內地會服事20年中的18年作總幹事,期間為內地會成長的黃金時期。在他開始任職事有38位宣教士,在20年後退休時有630位宣教士。










雖然他從未踏足中華,卻深遠地影響中國福音事工。他負責面試和錄用數百個來華宣教士;他也身任《億萬華民》(China’s Millions)的主編,為英國基督徒帶來對中國屬靈需要和風俗文化的報導;她的妻子賀美為戴德生的妹妹,她不但照顧自己和戴德生的兒女們17人,其中自己的兒女中有五個成為了來華宣教士。賀美在培蘭路的家也成了年輕的宣教士在來華前的宿舍,因她的禱告和關懷鼓勵了無數的年輕宣教士。


 第一部份:將己聖潔地奉獻給主

海班明(Benjamin Broomhall)出生於英國的斯特福郡(Staffordshire),是八兄弟姊妹中的長子。他的父親海查爾是個敬虔的農夫,從農地奉獻給教會使用。他對兒女在屬靈上嚴格和勸勉,對社會充滿正義感,又是個讀書狂,這些都日後影響著海班明的為人。特別在農場中一個乳品製造女工韓斯貝西(Bessie Haines),為離鄉別井的年輕海班明,寫上如箴言的話提醒他:「世上的各樣事,都切不要信靠自己的所知……;看重你的聖經,當它是你最好的珍寶……;要嚴戒喝酒,厲避醉酒……」。

  
海班明到了約克郡的邦滋力做裁縫學徒,其間他在教會講道中聽見:「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列上18:21),而流淚悔改,心中悲痛。他在十九歲時認識了比他少三年的戴德生,從此經常與戴家來往,視戴德生的父母如親父母般,也認識了比他少六年的戴德生妹妹賀美。


1854年,海班明到了倫敦開始布品生意,因為首都許多上流人仕對服飾需求很大。然而,倫敦也有許多對少年人的陷阱,一句俗語說:「一個年輕人在倫敦街頭的首24小時,決定他將來在天堂或地獄。」有不少年青人在工餘後到夜總會或酒吧,但海班明幾乎每晚來到各大演講廳聽道,其中有著名的講員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他也參加了循道教會和基督教青年會,負責帶領查經討論,也得著在教會講道的資格。在每年的第一個星期天,他按照循道衛理的立約崇拜,鄭重地重申他與基督所立的約:「我不再屬於自己,乃是屬你。任你要我遇何事,讓我勞力,讓我受苦。或被你使用,或為你而被擱置一旁;或為你而居崇高,或為你而處卑微。或飽滿,或空乏;或擁有一切,或一無所有。我毫無保留,全心將一切都交給你,隨你喜歡任意支配。」通過重申立約使海班明內心常燃燒著對神聖潔的火燃。

  
在得著對方父母的同意下,海班明與賀美來信交住。他們彼此談論追求屬靈的事,例如基督徒應否去戲院、飲酒、唱作樂嬉戲的歌,也分享向基督立約的內容。那時,戴德生已經赴華作宣教士,他也盼望海班明和賀美一同作宣教士。但海班明在慎重考慮下,也通過密友的分柝中,他明白自己並不具備作宣教士的條件,他的長處在人際關係和公眾關係上而拒絕了。

  
1859年,這對熱心愛主的年輕男女海班明和賀美建立家庭。從1859-1871,他們生了七個孩子,幗德()、國祿()、艾蜜莉()、瑪莉露易絲()、恩波()、懿德()及愛麗絲()。賀美在生愛麗絲後,在異夢中遇見基督。自此她生活的樣子如同看見不能見的主,禱告像是與一位在場卻看不見的朋友對話。他們在倫敦近郊的地區開拓,在每星期主日崇拜後,他們帶著兒女們去佈道,背著沉甸甸的聖經、詩集和福音小冊子,步行好幾英里,更帶上藥物,對病人和醉漢之用。後來海家子女在中國宣教時,發現這經驗極為有用。


 
海明班妻子賀美
 
海明班全家福

1860年,戴德生與他的妻瑪莉亞回國,得到海家溫暖的接待,使他們在屬靈上和肉體上得著休息。在1865年,戴德生發表一書《中國的屬靈需要與權益》,其中藉統計向英國基督徒表明中國靈魂的需要:「如果所有的中國人列隊,以一日走30英里(步行速度)的速度經過,要花173個月之多。」那時,因著許多在往中國宣教的的差會制肘,戴德生決定創辦「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內地會是信心差會,並不屬於某個大教會的宣教部,而是歡迎各教會有意宣教的人仕參與的。所以,內地會並不能從母教會的奉獻來維持會務,而是跨越宗派組織,藉信心來承辦的。戴德生在銀行以此為名開戶,並存入十英磅。這雖然是微小的一步,卻正如聖經所說,「不可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在禱告一年後,戴德生與家人,並16個新宣教士前往中國禾場。


第二部份:找到了人生使命,作內地會的總幹事

1875年,此時已經46歲的海班明,加上諾爾()、安瑪莉()和文啟(),共有十個兒女。但海班明的布品生意不佳,對於要養活一個大家庭的人來說是很負擔。那年,戴德生回國探望海家,並帶著一個重要的提議給海班明和賀美,就是為內地會承擔後勤的工作。當時內地會為新興的組織,成立約十年,極之需要班明的專長來料理差會各樣大小事務,又要為定期的雜誌《億萬華民》作編輯,將中國事工的資訊報給各教會和支持差會的人,向各教會牧者打交道,並處理年輕宣教士因來華而發生的家庭問題;而差會也需要賀美這樣的母親,協助年輕的宣教士候選人預備往遙遠的東方,也要協助照顧回國休假述職的宣教士。在20年前,海班明拒選了戴德生來華宣教的邀請,因為他的專長在於公關性質的工作。雖然海班明一直並不知道他的長處能在何處被使用,如今戴德生的提議實在是何等符合他所想,而賀美也一直因不能與親密的兄長來華宣教而感抱疚,這提議也實在是她對戴德生某種程度上的彌補。因此他們夫婦都答允了戴德生的提議。


海家搬到培蘭路的中國內地會總部居住。自此小孩子們的家庭失去了私人性,但他們與新來的宣教士玩遊戲,從中也得著祝福。賀美為了叫兄長戴德生和他第二任妻子珍尼能專心在華的事工,就替他們照顧七個兒女,戴存仁()、存義()、存愛()、存智()、存信()、存望(),及一個義女,加上自己的兒女共十七人。賀美說,「如果珍尼是蒙召去中國,那我就是蒙召來照顧她的孩子。」雖然頓時有大量工作壓在肩上,賀美沒有忽略孩子的需要。她安排年長的孩子照顧年幼的,對於年紀最小的就更加以照顧。她時刻找時間與個別孩子在房間一同禱告,她會向主承認在教養這孩子時的過犯,也述說她認為這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從而部份禱告變成說教。她們在臥室中舉行簡化的崇拜和聖餐儀式,孩子拿起餅說:「我吃這餅,為的是記念基督為我死,並且心裏感恩。」喝杯時也是如此,在最後禱告中:「求主祝福父親的講道,祝福在老遠中國的德生舅舅和珍尼阿姨,保護他們……」通過在家庭裏的敬虔生活,海家中十個孩子有五個,幗德、國祿、恩波、懿德、文啟和戴家的存仁、存義、存愛、存信,後來也繼承父母作中國的宣教士。

  
1875年海班明的加入後,為內地會和中國宣教事工的轉捩點。運作九年的內地會陷入低潮,宣教士在中國因文化震撼、關係緊張、孤單和疾病感到沮喪。而內地會的公眾形像不佳,被人貶稱「辮子差會」,因其宣教士穿唐裝,蓄長辮而名。有人以該會簡稱(CIM)戲笑為「constantly in motion(動個不停),也有上議院議員稱戴德生為「無可救藥的白痴」,其團隊為「全是新手」。但因海班明的工作,以智慧掃除許多無知和誤解。海班明與循道會和聖公會素有聯繫,而浸禮會牧師邁爾(F. B. Meyer)也為其友。在一次聯會聚會中演說:「我們內地會與任何福音差會都懷著最強的同道情感,正如衛斯理所說,我們是所有人的朋友,無人的敵人。」


 
海明班在培蘭路的內地會總部的辦公室
 

班明對每筆對內地會的捐獻,無論多寡也作回謝信。當中使他最為感動的,是一個蘇格蘭寡婦說,「我可以不吃肉過日子,但異教徒不能沒有福音生活。」同場的一個人回應說,「我對上帝的奉獻也從來沒有少吃一塊羊排的程度。」,他就奉獻了五百磅給差會,其他在場的人也奉獻共兩千五百磅。此外,班明另一個職責是作雜誌《億萬華民》的主編。因為內地會並不屬任何宗派,所以他體會到一個原則,就是「每一期都要帶刀鋒」,悉心篩選文章,以求將中國宣教的實情表露出來。另一個原則是,「只宣揚成功」,藉此向在英國的支持者得知差會有所進展。在最後一版班明改稱為《遍傳福音》,極其暢銷,也送贈給維多利亞女王。往後學生志願運動的口號引用此,「遍傳福音,在這一代」。班明也為到回國的戴德生安排一連串到各教會講道和分享,從而得著信徒慷慨的奉獻。另外,班明的信件多叫人激勵和祝福,其中司布真牧師在受攻擊時,感到如同大衛在洗革拉將要死亡,卻因收到班明的信而感到暢快。

  

第三部份:興起接宣教之棒的新一代

與此同時,神使用慕迪(D.L. Moody)1873年在英國約兩年的巡迴旅程,使許多青年信徒甦醒,紛紛加入宣教士的行列之中。班明負責面試、挑選、錄用和訓練來華的宣教士。在1875年,戴德生為到得著18位新宣教士禱告,結果有60個申請者。後來,戴得生更盼望中國每個省遍傳福音,就以得著70名新宣教士禱告,結果有許多申請表寄來,其中有當時分別是2221歲的幗德和國祿。他們這麼年輕就有這樣的決志,叫賀美一則感到驕傲,一則感到難過。在隨後1885年,班明安排和統籌更為盛大的宣教士召募運動,由「劍橋七傑」所主領在全國國地演說。「劍橋七傑」:司米德、章必成、何斯德、蓋士利、杜西德、杜明德和施達德。原本內地會有「怪胎教會」之名,如今所召募得來的宣教士有如此高的學歷,使之在眾教會前大受尊重。


「劍橋七傑」之一的何斯德,後來成為第二任內地會總主任

海班明長女海幗德

海家之中的幗德和國祿為最早來華宣教的。幗德來到山西太原服事許多被鴉片毒害的家庭,她回憶說,「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因食鴉片死了,而她的丈夫在旁目無表情。沒有甚麼讓我更體會魔鬼的權勢了。」後來她與劍橋七傑之一,又與席勝魔牧者同工的何斯德結婚。國祿與女宣教士麥麗絲結婚,後來國祿接掌了內地會司庫的工作,他善於理財,以及貨幣與滙率的換算。他在每季滙款給宣教士中寫上,「由於只有一筆小款可以寄出,第一個念頭是,能再多些就好了。這是主在本季恩待我們的。」恩波善於寫文章,在36年中他寫了超過20本書,三本泛論中國、七本傳記,包括倫敦會的馬禮遜和「基督將軍」馮玉祥、兩本關於拳亂、八本關於戴德生和內地會。幗德和懿德向文盲的婦女們傳道,為了簡化基督教信仰,她們這樣教導:「大拇指:真神只有一位;食指:真神愛我們;中指:真神能赦罪;無名指:真神保平安;小指:真神最終領我到天家」。

 
海國祿與麥麗絲攝於1890年

海懿德
1900年,中國所發生了拳亂,有許多中國宣教士殉道,其中在太原的情況最為嚴重。當時戴德生正在瑞士養病,文啟聽見舅父的傷痛分享,彷彿聽見「馬其頓的聲音」而深受感動,決志前往中國宣教,代替離世的宣教士。海班明的孫兒女們,其中海寬愛、海寬厚、苪文詩、還有海文啟也作了來華宣教士。


 
著名歷史家和作家的海恩波

 

海文啟醫師,為皇家外科醫師學會會員

海班明一生除了幫助掙扎的內地會,由本來飽受批評和譏笑的組織,成長為著名前往中國宣教的組織外,他竭止非洲和美國的黑奴貿易,後來又協助結束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貿易。為此,他擔任反奴協會的秘書,其後又作了反鴉片協會主編共16年,向社會揭露鴉片貿易對中國無可計算的傷害,遍及身體、精神及社會層面。在他過身前一陣子,英政府宣佈鴉片貿易兩年半內全面禁止。海班明於1911年離世歸主,享年81歲。海班明成就了如此偉大事工,卻甚少為人所熟識。他的心願是把差事做好,但不被注意,正如一首詩歌所言:「願人皆不念導管,惟獨祂是瞻。」

  

參考書目:柯喜樂著 「聖愛的火焰 : 中國宣教史上的海家班」(2006), 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南丁格爾

(1820-1910)


對於大部人對南丁格爾的認識,大概就是克理米亞之役中晚間探護病人「提燈天使」的形像。南丁格爾並非第一位護士,也不是第一位成立護士學校的人,但被她視為「近代護理的開創者」。這是因為她提出並實踐出,「護理乃是一種科學,是看顧的藝術,是上帝的法則」的看法。因此在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以嚴謹的方式訓練護士擁有專業資格以作出自信的判斷,並賺得病人的信任。




I 對護理和基督的委身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生於1820512日,是父母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旅途中誕下的。她的父親本來名叫威廉.愛德華.蕭,為知識份子,畢業於劍橋大學。後來因繼承了親戚龐大的遺產,而更改姓氏為南丁格爾。南丁格爾Nightingale意為「夜鶯」,是一種在晚間歌唱的鳥類,其歌聲伴著人入夢;佛羅倫斯意為「花之都」。她的母親為英國國會議員的女兒,是位慈愛的婦人,經常賙濟窮人。

她從父親得著教育,學習音樂、文法、數學、歷史、希臘和拉丁語。南丁格爾從小對小動物有憐憫的心。她是虔誠的信徒,在上帝的呼召下,願意服事窮苦大眾。她選擇從事護理的職業,但這受到父母和家人極力的反對。因為護士在當時被視為下等的職業,如同妓女、罪犯,是下等體力勞動的工作。雖然南丁格爾生得漂亮動人,得著人的喜愛,她的家庭富裕又有學識,她大可選擇其他光明的前途,但她決心要成為護士。1844年她這樣寫:「我不作文學的女僕,也不作音樂的僕人,為要作上帝的僕人,活著也不再為人的掌聲。」

1850年的南丁格爾與她的寵物貓頭鷹。

當時作護理工作的另一途徑是成為修女,但南丁格爾卻沒有選這條路走,這是因為她看見護理不能依附在宗教之下,讓盲目的宗教權威蓋過護理和科學的見解。例如人不能靠宗教人仕祈福避禍,卻任憑污水流入食水之中而引發霍亂。聖經說,「萬物是藉著祂造的」(1:3),因此她認為人有義務去觀察、分析、統計和研究上帝的法則,認識產生霍亂的成因。

為了裝備護理學的知識,南丁格爾閱讀有關統計學、醫學、公共衛生學的書籍。後來,她來到德國萊茵河畔,由費迪南牧師所創辦的「凱撒維斯護士學校」接受訓練。這是歷史上第一所訓練護士的學校。南丁格爾從早上五時起床,一直上課或到醫院、監獄、幼稚園、孤兒院工作,接受成為護士嚴格的裝備。後來,她又到了愛爾蘭都柏林醫院,英國北部各醫院和法國吸取經驗。

南丁格爾年輕時候的畫像。

 至於在感情方面,南丁格爾也有著不同的見解。在一般人看結婚是女人最好的歸宿,但她視婚姻伴隨著的是新的責任、新的功課學習和挑戰。女性若未能承擔這新的改變,可能帶來生命的萎縮。所以,正當女孩們期待穿著潔白的婚紗時,南丁格爾卻決志穿上白色的護士制服,走上服事上帝和病人的道路。在南丁格爾年輕時曾有個心儀的對象,他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善於作詩朗讀,與南丁格爾在外在上也非常匹配。然而,他在屬靈的層次與南丁格爾有很大落差。有一次人問及他,「若是明天早晨耶穌來,你會怎麼辦?」他回答說,「我就請祂吃早餐。」這隨即換來眾人抱腹大笑,卻使南丁格爾深深明白,這個人與她的屬靈上不能溝通。後來,這人向南丁格爾正式求婚,南丁格爾在痛苦的掙扎後還是拒絕了他。事實上,這是叫南丁格爾非常痛苦的選擇。事後她一直也惦念著這人,直到他結婚才放下牽掛。若干年後,在南丁格爾勇敢前往克理米亞戰場時,這個人寫信給她說:「現在我知道,你沒有對我作出感情的承諾,是因為你對護理承諾在先。」

II 克理米亞之役

 在南丁格爾接受護理的裝備和訓練的18年後,神要向世界展示祂僕人的機會臨到,這就是克理米亞戰役。克理米亞之役發生在1854-56年,是英國與俄國在土耳其為了爭奪黑海控制權所生的戰爭。當時英國晤士報戰地記者報導有關戰役中受傷士兵的慘況:戰場上沒有繃帶,沒有藥物和麻醉藥,只有跳蚤、老鼠、蒼蠅和霍亂,傷兵呻吟、流濃和等死。不斷有人被埋葬,又有新的病人來到,「上帝啊!護士在哪裏?食水、食物在哪裏?……」在一個月後,一小隊護理人員自願性前往戰場,這是由南丁格爾為首所組成的護士。她們不求國家的資助,只求一張通行證。當時一般人看戰爭是男人的事,而女性護士有如妓女的想法,只能陪傷兵飲酒作樂。報章也戲諷她們為「小鳥們」,有食物就來吃,有威嚇就比誰都跑得快。然而,南丁格爾相信上帝在18年前呼召她投身這尊貴的護理工作,基督是護理這職業的創造者。她說:「既然許多人會稱許那在石頭上雕刻或在布上繪畫的藝術家,但那些都只是在沒有生命的東西上工作,而護理卻是在人身上所作出真正的藝術。人是上帝之靈的殿,有甚麼藝術比得上修砌上帝的殿尊貴呢?」

國防部長認同南丁格爾的為人,並視這次將會改變人們對女性護士的看法,或許人會忘記克理米亞,但不會南丁格爾使人對女性護理藐視的看法全然倒塌。南丁格爾被立為英國在土耳其醫院女性護理員的最高督導員,與14名有經驗的女護士和24名修女,坐上最快的軍艦出發,不容浪費一天。

1854-56年的克里米亞與黑海。


藉著禱告,南丁格爾克服了十天暴風的航程來到戰火連天的土耳其。起初南丁格爾的護士團得不著以男性為首的醫生和軍官所重視。但南丁格爾首先從妥善登記管理藥物開始著手,以防軍官們偷竊,販賣圖利。因截斷人的財路,南丁格爾遭受毀謗。南丁格爾所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傷兵的痛苦,更有醫院缺乏妥善管理,以及人性的貪婪。至於醫生們為了面子,不容南丁格爾們參與在手術中作助手的職份。這叫其中一些護士十分喪氣,甚至晦氣地說要回英國去。南丁格爾雖然不認同醫生對病人冷酷的做法,但卻沉著應戰,不浪費精神時間在情感上,也不容護士在沒有醫生的同意下,擅自憑熱心做事,干涉醫生的權柄。雖然明知是錯誤的權柄,但南丁格爾堅持順服其中,因為她相信一切都在上帝的管理。

在靜心觀察下,南丁格爾發現她們能在醫院廚房上作出獻貢。事緣有一次南丁格爾到了醫院的廚房,看見廚師在煮肉時連布一起丟在鍋裏,而這塊布是撕下來的有血的軍服。這是因為廚師並不能分辨醫生所下的配方,只好以不同顏色的布把食物綁在一起以作識別。結果,鍋底裏有繩、有鐵絲或吊勾。所煮出來的食物叫傷者患胃病,病人也沒有胃口。醫院食物缺乏衛生和營養,連健康的人食了也會生病,更何況病人。得到醫生們的許可,南丁格爾和護士們從廚房起改革,為病人預備健康和美味的食物。

1854年冬天,戰況更為激烈,一時間有四千名傷兵湧進戰地醫院。雖然醫生們對女性護理人員帶有偏見,但在這緊急之中,也不得不要求護士團幫忙。南丁格爾回答醫生說:「護士團四十對手,等待這一聲吩咐已經許久了。」南丁格爾日以繼夜照顧病患,有時連續24小時站著工作。她這樣寫道:「醫院是顯示一個人是天使,或是魔鬼的地方。在這裏需要有天使般的善良心腸,獅子般充沛體力。有人辛勤工作,但也有人抱怨早餐未吃飽就不能到病房工作。」雖然事情忙亂,但南丁格爾沒有因而被打垮,她經常清楚最重要的目標是甚麼。這是因為她長期對基督的順服,安靜穩妥在神裏面,讓神糾正她看事情的觀點,賜她力量。她最愛的金句為:「憐恤人的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恤。」(5:7)。後來因她的影響,這金句成為了紅十字會章程的核心。

司庫特裏的軍醫院

1855年的一月,當地因霍亂而死了五十萬人。這場戰役因疾病而死的人數,比死在炮火還多。霍亂也捲襲醫院,在一星期裏死了4名醫生、3名護士、2000名傷兵。南丁格爾確信醫院通風不良為病傳播的主因,因為她留意到靠近廁所和地下室的病床,死亡率特別高。這是在巴斯德提出「細菌致病」論十年前的。南丁格爾提出預防醫學觀,認為預防勝於治療的看法,繼而提出改善通風、水源、下水道和廁所,才是防治霍亂之道。基於這個觀念,有工程師將衛生與土木工程合作,成為衛生工程,即環境工程,也有衛生法的定立,來預防疾病的傳播。他們清理食水池中的死馬,將食用水水源改道,以免從附近墳場來的屍水滲入等。結果傷兵死亡率由40%,到當年五月下降到5.2%

南丁格爾不但護理士兵的肉體,也護理他們的心靈,要將護理的工作延伸醫院之外。當時的士兵被人視作野獸,沒有受教育,經常醉酒,也得不著尊嚴的對待。南丁格爾卻提出在軍中設立圖書館、康樂、軍樂團,開課程,也要設立銀行。南丁格爾鼓勵士兵們閱讀,也請了一些識字的士兵作教導。當時的士兵將大部份收入花在買酒上,南丁格爾卻鼓勵他們將錢儲畜下來,送回後方的家人。南丁格爾也設立了現在的憲兵阻止酗酒,士兵醉酒不再被看為敢拼,而是有損部隊形像。軍樂團、軍中足球的成立,也成為了以後各國軍隊所仿效的對像。

1856年春,戰爭結束,英女王下令海軍專艦去拉南丁格爾,軍樂團、禁衛軍等在港口迎接。但南丁格爾在送上最後傷兵後,用假名乘火車和小船暗暗地回本國。英國最強盛的時候被稱為「為日不落國」,因為全世界有太陽的照射的地方也有英國殖民地。這個島國能成為世界強國近一百年有何原因,這是因為神在當中興起了許多像南丁格爾優秀的改革者,其影響力遍及全世界。當這批人過去後,英國對世界的主導也就消失了。

剛從克里米亞抵家門,身體虛弱的南丁格爾
晚年的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對人類的供獻不只在那3年的克理米亞之役,更深遠的影響是她對醫療管理與教育的革新。她不但將科學融入護理專業上,也提出預防醫學的觀念,更引入醫院建築的概念、醫院管理架構、營養學、急症室、分工輪班的新觀念。

大衞‧李文斯頓

(1813-1873)


有人比喻人生好像探險,因為不知道前路如何,要往那裏去,在突發的事上該怎樣作出選擇。大衞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被稱呼為「非洲之父」,是前往非洲的著名的醫生探險家。

中國有戴德生,印度有威廉克理,非洲有李文斯頓。李文斯頓前往探險不是為了追求名譽地位,而是為了將福音帶給非洲內陸遍遠的土著。通過李文斯頓的非洲探險,我們能學習一個敬畏神的人,他的人生如何被神所引領去到更高更美之地。


第一部份:非洲之父的預備

李文斯頓生於1813年蘇格蘭,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家中掛著:『寧願誠實而窮,不願虛謊而富』。因為家貧,李文斯頓要在日間到棉紗廠打工,下班後才能夠到夜校上課。他把握每個時間去讀書,把薪金給家庭後,省下來買書學習。李文斯頓在9歲時就能背出整篇詩篇119篇,且在整篇的176節中僅背錯5個字,獲得日學老師所贈送的新約聖經為獎勵。雖然他中學畢業時已經二十三歲,比一般人晚了四、五年。在人看來是不幸,但貧窮卻塑造他的人生:「第一是勤勞的美德,除了必要的休息外,不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第二是節儉的生活,對物質需用的節制,以最少的需求去面對每天該盡的責任;第三是讀書的習慣,使他一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第四是敬畏上帝,敬畏上帝是上帝塑造人性格的鋼骨。」這些都預備了李文斯頓將來在非洲過極其艱苦的宣教生活,也能深切同情和關懷受苦的人。

  
李文斯頓的主日學老師湯瑪斯,是第二個屬靈上最深刻影響他的人。老師說:「如果你的信仰只是為了追求突發式的感動或神蹟,試探與引誘將遲早會追上你。反之,如果你把每天該盡的職責,都交託在神的手中,並且學習在這些事情上與神同行,你的信仰會更扎根於真實生命中。成為一個基督徒是成為一個踏實的人,每天安靜、確實的去做他該做的事情。」


李文斯頓考進了格拉斯哥大學的醫學院,準備成為一位醫生宣教士,因為認為醫術對宣教工作大為有利。在大學日子裏,他在學校半工讀,在神奇妙的安排,使他學習測量天文、方位、高程、緯度的技術,有助往後在非洲的探險在學術上的詳細記錄。此外,李文斯頓接受宣教訓練,各科的成績很好,惟獨在講道學這一科的成績非常差。有一次他在台上講道時,緊張得腦袋一片空白,說話也還未講完就從台上跳下來,拔腿逃跑。有人也向牧師投訴李文斯頓講道,充滿蘇格蘭口音,如果下次再係佢講道,他就不來。後來,李文斯頓也在前往宣教之地的船程裏,雖盡心預備講道,台下的反應卻是木納,有人說乾脆吹首蘇格蘭風笛歌吧!然而負責評核的牧師認為李文斯頓雖然可能永遠不是一個會講道的人,但是他為人樸實,在柔和中帶著堅強,這種人將不會被海外的困難所動搖。。

  
本來李文斯頓計劃前來中國宣教,然而在1839年,中英爆發了鴉片戰爭,往中國宣教的大門關上了。神卻為他打開向非洲宣教之路。在倫敦街頭聽見南非宣教士墨菲特,「反販賣奴隸」的演講,在非洲的內陸仍然有千千萬萬的人未聽過福音。1840年,二十七歲的李文斯頓認痛告別家鄉,登上遠洋船向著非洲進發。
  

第二部份:第一次非洲宣教探險—愛的標誌


李文斯頓第一次非洲宣教探險(1841-1856)。這次探險是從已知之地南非北上,深入非洲中部內陸,再尋找道路通往西非海岸,然後折返前往東非海岸。從中心點到西非岸約2000公里;又從中心點到東非岸為1400公里。他聘請了一些基督徒土著作嚮導,並組成了探險的隊伍。李文斯頓在日記寫著,以牛來作運輸工具,在途中學習土著的語言,但我學的速度像牛車一樣的慢。李文斯頓也掙扎適應當地食物,在信上寫道:「昨天,我熬了一鍋犀牛肉,熬到晚上,肉還是硬得難以嚥下。燉到第二天晚上,終於可以勉強將肉吃下去了,不過肉在肚子裏還是沉甸甸的



李文斯頓以南非庫魯曼為起點,醫治患病土著,並向他們講道




非洲土著不同部落分散居住,族中以酋長作領袖,甚至認為就是上帝。李文斯頓向他們講解聖經真理和赦罪之道,反問酋長若是上帝,這個世界是那裏來的。有一個酋長問,「我歷代的祖先們都走了,如果你這個信息是這麼重要,為什麼你們現在才來講呢?」」李文斯頓回答這是文明教會的錯,應更早將這信息傳開。這些土著各有不同:有的十分友善,有的極度兇惡,以槍矛枇迎接,有的會下毒,有的甚至會吃人。李文斯頓對非洲土著總是懷著憐憫之情,從不用比土人更先進的槍械傷害他們。他看出那些表面凶狠的土著,內心充滿著恐懼。有時在面對被圍困時,他就向天開槍,大聲說,「我是敬畏上帝的」,在不傷害土人之下表明有自衛能力。許多時,李文斯頓擁有獨特的震懾力,叫土著不敢輕舉妄動。一個大巫師說會使天降雨,李文斯頓不跟他爭辯,結果下雨不成功。土人看見後從此不信那大巫師,單信靠耶穌基督。後來有酋長也信了主,效法亞伯拉罕遣送妾侍離開。他與妻子成為主日學教師。

  有一次,李文斯頓在一個村莊夜裏,被一陣淒慘的哭號吵醒。原來是當地一個婦女被獅子吃掉。他寫著,「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絕望的哀哭,但願這哭聲不只在山谷間迴盪,也能傳到普世基督徒的耳中。這些非洲土著沒有盼望,因為人活著的時候沒有上帝,死了也沒有盼望。」又有一次夜裏李文斯頓因為開槍趕走獅子,卻不慎倒地被石頭割傷。土著見他鮮血淋漓,就說:「你為了救我們而流血,從此你是巴卡阿人的朋友。」李文斯頓回答說:「耶穌基督也是為了拯救你們的靈魂而流血,更值得做你們一生的朋友。」

 記念李文斯頓與猛獅搏鬥的雕像
  
李文斯頓在當地成立佈道所,後來傳道有成效,卻有人誣告他們因違背祖宗的宗教,所以他們打發獅子來攻擊土著的牛羊。李文斯頓就與一個堅信主、並預備犧牲的土著,一同帶槍收拾那獅子。與猛獅子擊戰終於得勝,但他們倆身受重傷,險些身亡。李文斯頓更被獅子所咬,左胸留下十一道齒痕,他的左手也終生沒法舉重物。雖然這看來是不幸,這卻成為李文斯頓身上對非洲人愛的標記。往後從歐洲傳來嫉妒和毀謗李文斯頓的話,批評他敗壞土著的固有文化,擴張帝國主義的版圖,也有譏笑他奢侈和浪費,探險也要喝茶,還要加糖。雖然批評者為有學識和地位的,但李文斯頓身上愛的標記,成為他愛非洲人有力的辯護。李文斯頓這樣說,「再多的控告與中傷都不會跟到天國去,上帝會平靜我的歎息,擦乾我的眼淚。」往後非洲內陸的福音工作,就是由他所建立的佈道所傳播出去。也有許多本土宣道士被興起。李文斯頓一生走過的地方,以前從未聽過福音,現在卻約有兩億名基督徒。後來李文斯頓與墨菲特的女兒瑪麗結婚,本來他心想沒有人願意來到非洲受苦,但神卻奇妙地預備了合適的同工事奉。

   
李文斯頓之妻墨菲特的女兒瑪麗


  
李文斯頓運用當地人所熟識的來講解聖經。例如「求主的真光照明我心中的黑暗。」,土著搞不清「照明」的意思。他觀察土著生活後,說「上帝的真光會照明人心中的黑暗,如同我們拿條鞭子趕出躲在草叢中的大犀牛。」後來在禱告會裏,常有土著起來禱告:「求主趕走躲在我心中的大犀牛。」;「耶穌的寶血將我們的心,洗得潔白如雪」,土著因從來沒有看過雪而不明白。他就改用,「耶穌的寶血將我們的心,洗得像由水中爬出來的水牛皮膚,在陽光底下那麼的潔白。」李文斯頓又教他們:「魔鬼不能控告上帝所赦免的人。」土著又不懂「控告」與「赦免」。後來改做,「上帝啊,赦免我們,因為你的赦免像是河邊的大風聲,別人怎麼罵我,我都聽不到,其他控告我們的聲音都聽不到。」

  
李文斯頓沒有滿足於在一個地方建立教會,他計劃越過卡拉哈里大沙漠,到更遍遠的村落宣道。響導也不太確定路程。大地像是一盤被烤焦的豆子,在途中他們面臨缺水的死亡危機之中,也顯露出人性的真面目。他們為到繼續前行,還是返回而掙扎。李文斯頓為了福音決定孤注一擲前進,他寫道,「探險像是一場賭博,誰不想退回安全熟悉之地?但如此內陸土著何時才能聽到福音。我的主啊,難道你要將一個近乎絕望的人,差到絕望的人群中去傳福音嗎?當我決定把我的一生押注在基督的身上,我才發現自己的籌碼實在太少了。上帝啊!求你悅納我僅有的。」這是李文斯頓五餅二魚的信心押在基督身上。




李文斯頓所命名非洲著名的維多利亞大瀑布


 
李文斯頓第一次探險傳道之旅回國,在劍橋大學演說

成功越過大沙漠的李文斯頓,然後又抵達非洲內陸的中心點淋楊地。在淋楊地,他向當時非洲最大的部落馬可洛洛人傳福音,福音史無前例地進入了非洲大陸的深處。為了尋找非洲內陸通往大海的出路,先後橫越了西非大陸和東非大陸,打開了進入非洲內陸的通道,這是一項空前的記錄。在途中李文斯頓又病又累,有時候甚至已經是夜深,但他從不拒絕土著的邀請,把握每個機會傳福音。


16年非洲生涯回國後,李文斯頓出版《佈道旅程》一書,並在劍橋大學被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他演說,「有人認為我為非洲的付出是一種犧牲,這比起耶穌為我被釘十架的浩大恩典,又算什麼?其實,我在非洲得到太多,例如有益健康的走路,有個清潔的良心,並得著榮譽,有這些獲得怎麼算是犧牲呢?這是一種恩典的特權。」


第三部份:第二、第三次非洲宣教—尋找販賣黑奴的路線

  
第二次的非洲宣教探險是探索東非贊比亞之北,但這次不如第一次成功,因為因著李文斯頓的名聲,有許多政治的因素加入了這團隊,最終目標不能逹成,並以分裂收場。然而,李文斯頓卻找到奴隸販賣路線,並發現販賣黑奴的主腦為回教世界的領袖。有歷史學家指,「李文斯頓找到奴隸販賣路線的重要性,超過他第一次探險為非洲內陸找到通達東非洲的道路。李文斯頓一生探險的最大特點是,他經常走錯路,卻走出比原先目標更好的道路。」這正如李文斯頓的探險金句,箴言3章5-6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李文斯頓巧破販賣黑奴的路線,有助日後遏止這殘忍的商業活動

在第三次的非洲宣教探險,是探索尼羅河的集水區。吸收上次失敗的教訓,李文斯頓不接受政府的職銜或外來團體的資助。他不是為了沽名,卻單純以傳福音給土著出發。當中一次誤信土人而讓許他加入隊伍,以至最重要的藥物被偷走。在探險中,衣服財物被偷走這是次要,沒有藥物在森林中等同判了死刑,因為外來人不像土著沒有抗體對付惡疾。然而李文斯頓沒有責怪那些土人,卻認為因為販賣奴隸使他們失去人性的榮譽所至,最終他帶著復活的信心為未聞福音的土著前行。有一次,他遇上出名的食人族,為當地人所藐視和污穢極之的,他們甚至把死人從墳墓挖出來吃。後來李文斯頓明白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文化的錯誤,他們生吃人猿,因而胃痛,並以為人猿是神,所以又敬拜人猿。他們吃死屍是因為認為死了的人不能吃。因怕他們肚餓,吃了他們,就能帶著死人去生活,使他們不至捱餓。李文斯頓為了糾正他們信仰的錯誤觀念,在那裏花了很長的時間,並將整本聖經對他們讀了四遍之多。

  
1873年,李文斯頓患上了嚴重的痢疾,最終病逝於非洲的土地上。他離世之時,正是跪在床邊禱告。探險隊員將李文斯頓的心臟取出,葬在一棵樹下,表示李文斯頓的心永遠留在非洲。李文斯頓不但滿有傳道的果子,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非洲探險的過程裏,他繪製了詳細和精確的地圖,以及記錄了野生動植物的特徵,又對南半球的星座進行仔細的觀測。現今,非洲還有三十幾個地方以李文斯頓的名字命名。李文斯頓的死也引發英國人向政府施壓,最終使販賣黑奴的回教國家領袖停止這不當的行徑。



參考書目:張文亮著 「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2003), 校園書房

艾偉德

(1902-1970) 艾偉德於1902年出生倫敦北部,她雖然是一個貧窮的侍女,卻擁有盡心、盡性、盡力愛神的態度,成就在中國宣教偉大的工作。 第一部份:不斷叩門,尋找往中國的道路 ...